当前位置: 首页>国际新闻

FAO举办关于防治动植物病害的资源伙伴咨询会议

日期:2017-12-01      作者:粮代处       来源:粮代处
  

  2017年11月28日,FAO举办关于防治动植物病害的资源伙伴咨询会议,会议就秋粘虫(FAW)、小反刍兽疫(PPR)和香蕉镰刀菌枯萎病介绍了流行情况、FAO所做的工作以及下一步的计划。

  秋粘虫即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昆虫,2016年初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首次被发现。截至目前,在非洲已有30个国家出现了秋粘虫,其啃食80多种植物,给农作物造成破坏,主要危害玉米,稻米、高粱、棉花和部分蔬菜。针对此,FAO提出了一项五年计划,旨在帮助小农及相关的组织、公共机构、国家政府和发展合作伙伴就非洲秋粘虫疫情采取快速应对措施。这项计划的预算约为8700万美元,将主要在人员培训、短期研究、监测和早期预警等领域开展工作。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自1942年首次见述于科特迪瓦以来,已蔓延至非洲、中东及亚洲的大部分区域。迄今,在超过70个国家确认境内发现小反刍兽疫,并有许多国家处于疫病传入的风险边缘。在2030年之前根除小反刍兽疫对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负责全球基金的主管官员Emily Tagliaro女士称,OIE已承诺将与FAO在彻底根除小反刍兽疫这一问题上展开密切合作,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对此进行捐资。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其新型变种Tropical Race 4(简称TR4)已经造成东南亚香蕉大量减产,并严重影响农户生计。该变种已经蔓延到非洲(莫桑比克)和中东部分国家。这种病菌通过带病植株、孢子以及依附农机具、鞋子等的土壤进行扩散,也通过灌溉、排水和洪水传播,可以在土壤中存在长达20年之久。FAO与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和世界香蕉论坛等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一项总预算为9800万美元的五年全球计划,将致力于能力建设、监测、风险评估、隔离、变种培育等工作。

  来自德国、日本、埃及、匈牙利、荷兰等国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