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汗
把汉那吉是俺答的孙儿。自其父铁背台吉死后,他就被俺答的大夫人(一克哈屯)所照顾。把汉那吉成年后,又为他娶妻把汉比吉。因俺答汗强娶鄂尔多斯一女子为妾,将其孙把汉那吉所娶之兀慎部女子嫁给了鄂尔多斯部作为补偿。把汉那吉不满,并与阿力哥等十馀人,赶到大同长城边界要求大同巡抚接见。在宣大总督王崇古坚持下明朝受降,并厚待之,俺答其后追至,得知那吉未死,大喜,著手谈判营救[3]。
明朝态度
编辑
鞑靼战力虽强,但文化不高,因此在明初一直未成气候。龙大有诬俺答汗使者为间谍凌迟处死而升官。但在居于板升的赵全等帮助下,鞑靼有了很强的组织力。赵全一帮“多略善谋……教虏疏计谍,校人畜,益习兵事”,由是令“诸镇疲于奔命”[4]。他们如张居正言,当时明朝有两患:“东患在属夷,西患在板升。二患不除,我终无安枕之日!然西事稍易,宜先图也”[5]。鞑靼,在张居正眼中还不如赵全等人。对明政府而言,赵全的所为实际上是为鞑靼创制成文的官制及法律,一旦成事,鞑靼将会变成了拥有秩序的国家,从野蛮走向文明,并且可以不断吸收周围的部族和人民,扩张势力,成为中原的大患。因此明政府要求俺答“自当卑词效款,或斩吾叛逆赵全等之首,盟誓于天”[6]。不过明政府对俺答封贡归顺,其实是没有什么把握,毕竟在与明朝的对抗中,俺答也绝少战败。
俺答处境
编辑
俺答毕竟偏爱把汉那吉这个孙子,因此他才会直奔至大同索人。俺答对于那吉降明不断有“日夜恐中国戕其孙”[7]的感觉。对于明朝“讨汉奸”的要求,不如其孙子的安危来得重要:“我不为乱,乱由全等。今吾孙降汉,是天遣之合也。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8]而且在俺答角度,他们入侵明朝北边其实也只为抢略,此后若是接受封贡称臣,失去赵全一班军师,虽有损战力,但有互市在后头,还能有大明这个大靠山,对俺答而言是相当有利的条件。而互市之作用,在于安定外族之民:“故虏使于乞和之初,即有求讨锅布之恳。必须许以市易,以有易无,则和好可久,而华夷兼利。”[9]至此,俺答实无反对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