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春节档最火的影片当属周星驰执导、投资制作的《美人鱼》——2月18日,《美人鱼》票房已经突破22亿元。那么这其中,谁最赚钱呢?
周星驰在上映前已经是稳赚不赔,毕竟有着“保底发行”——电影发行方支付的保底金,就是制片方的最低收入,这样发行方获得了相关地区版权,然后发行方与制片方按票房情况再对净收益分成,风险与收益对等。这与传统的直接代理发行不同,直接代理发行即发行方的收益为一定比例票房。
一部电影的票房,先要扣除8%的税费,余下的钱中,57%份额归属院线,剩下的才是发行方、制作方的净收益,再扣除发行费用(传统发行的发行费用约占票房3%~7%,而保底发行费用会达到10%以上),一般情况下制作方可以拿到票房的三分之一。
所以,如果保底为10亿元票房的话,发行方起码要保证制作方有3亿元以上的收入。一名电影发行公司地区高管告诉记者,强势的制作方甚至在发行收入上还有分账的机会。
在影片上映前,星爷的《美人鱼》曾有“保底20亿元票房”的传闻。不过,影片保底的牵头公司“和和影业”和新三板公司“龙腾影视”对外回应,保底金额大约为16亿元至18亿元。
那么保守计算,星爷已经锁定6亿元的收入,而外界认定的这部影片制作成本为4亿元,这也一扫他《西游降魔篇》时保底分账的阴霾。
《西游降魔篇》虽然在2013年斩获12亿元以上的票房,但由于保底额过低、相关细则不清晰,自感未能获得太多经济利益的周星驰最终与发行公司华谊兄弟陷入纠纷。
另外,参与保底发行的另外一家公司便是光线传媒。在2月14日,《美人鱼》票房成绩已超过16亿元,该公司及时进行了公告。
《美人鱼》具体的分账协议外界难以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和和影业、龙腾影视以及光线传媒的老板们可以放心了,因为已经赌赢了。过了18亿元之后,票房增长量中,扣除院线分账之外的钱,他们就可拿大头,甚至囊括。
到底赚多少钱还要细算,因为中影等企业也有介入该片,也会分羹,但保底公司在股市上已经先热了起来。(澎湃)
■相关新闻
《功夫熊猫3》
放映时间延期一个月
早报讯(记者张博)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告别了30.14亿的“史上票房最高春节档”,内地电影市场大盘迅速回落。不过,于春节前一周上映的《功夫熊猫3》却赶超情人节上映的两部新片,以8%左右的排片取得日均约1500万元的票房收入,紧随春节档上映的三部影片,和《美人鱼》一同成为票房回落大势中“抗跌性”最强的影片。
上映遇到春运,后又经历春节档新片挤压,为了让更多观众不错过神龙大侠,《功夫熊猫3》片方宣布,影片放映时间延期一个月。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影片票房将继续长线逆袭,其上映20天豆瓣评分高居8.0的超强口碑、顶尖视觉效果、全明星配音阵容和原汁原味的中国情怀将成为其票房后劲的保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