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全屏箏复制 zhēng ㄓㄥ
⺮部共14画上下结构U+7B8FCJK 基本汉字汉语字典汉语字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组词简体 筝
部首 ⺮部
总笔画 14画
部外笔画 8画
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TEVH
仓颉 HBSD
郑码 MPXB
四角 88507
中文电码 无
统一码 U+7B8F
笔画 31431434435112 撇、横、点、撇、横、点、撇、点、点、撇、横折、横、横、竖钩
异体字 筝
箏字概述 纠错〔箏〕字拼音是(zhēng),部首是⺮部,总笔画是14画。
〔箏〕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争”或“𥫗、爭”。
〔箏〕字仓颉码是HBSD,五笔是TEVH,四角号码是88507,郑码是MPXB。
〔箏〕字的UNICODE是U+7B8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631,UTF-32:00007B8F,UTF-8:E7 AE 8F。
〔箏〕字异体字是筝。
展开更多 箏的笔顺 纠错Loading...箏的意思 纠错箏简:筝zhēngㄓㄥ基本解释◎同“筝”。
箏字的翻译 纠错英语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kite德语 Guzheng (S, Mus), Zheng (S, Mus)法语 luth à 12 cordes箏的国语辞典解释折叠展开箏简:筝zhēngㄓㄥ详细解释例证名
1.乐器名。拨弦乐器,形似瑟,古为五弦,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唐以后加十三弦,现已增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
例如 :古筝。
2.参见“风筝”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箏的两岸词典解释折叠展开箏简:筝zhēngㄓㄥ详细解释例证◎弹拨乐器名。琴面为弧形长木板,上面张弦。古代有5弦至13弦不等,现代已增至16弦、21弦、26弦。也作“古筝”、“秦筝”。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箏的字源字形 纠错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